7月1日,廣州16屆1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加快個人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提出對個人消費者在廣州購買并使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含油電混動,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給予綜合性補貼。
《方案》提出,對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在廣州市購買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并注冊登記的個人消費者,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含稅價(以下簡稱“車輛價格”)在10萬元至20萬元(含20萬元)的,補貼10000元;車輛價格在20萬元至30萬元(含30萬元),補貼80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據悉,補貼發放將延續以往操作,將資金直接補給個人消費者。
聯盟注意到,3月17日,廣州市發改委官網發布《廣州市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根據《規劃》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廣州市將建成國家級智能汽車產業化示范區、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應用示范區、國家5G車聯網先導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地和汽車國際貿易中心(“三區一高地一中心”),支撐打造全球知名“智車之城”,引領全國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產業規模上看,2025年,廣州市汽車產能突破500萬輛,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持續位居全國前列;新能源汽車產能超200萬輛,進入全國城市前三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保有量提升至80萬輛、占汽車保有量比重超20%。汽車零部件及整車進出口規模穩步提升。自主創新方面,智能汽車(2級組合駕駛輔助及以上自動駕駛水平)新車占比達到80%。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電耗降至12.0千瓦時,推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燃料電池乘用車。品牌影響力方面,以“智能+新能源”為方向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企業,進一步豐富中高端、多動力類型產品矩陣,培育1-2家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的企業,培育1-2家獨角獸汽車企業,實現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大幅提升及海外制造基地建設新突破。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廣州新能源銷量單月超過一萬輛,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30%,高于全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同時,以廣州為代表的廣東省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國銷量前五個月位居第一。